1-2 周行
——我想出国
这家客人,方荼已经陪他们看了八个房,今天是第九、十、十一个。新移民是买房的主力,客人这趟是初次登陆,办些手续顺便考察环境为长居做准备,俗称“短登”。比起国内,这儿地广人稀,房价只与国内二三线城市相当;一些家底殷实的大陆移民会在短登期间就签下房子,待长登时直接入住。
客人夫妻租一辆特斯拉,只看此著名学区四卧室两车库以上的房,最近上市的房源他们都看遍了也没有中意的。便宜的靠近主街嫌吵,幽静的又贵。价钱和位置都合适了,嫌院子里的树离房屋太近,嫌次卧套房的衣帽间太小。女客人自言自语地抱怨:“这个窗外的景观倒是不错,离学校也近。就是这个衣帽间,也太小了。我们妮妮的裙子包包都不够放哦。”
这一带是中产社区,还不算豪宅,次卧未必有步入式衣帽间,有也大不到哪里去。但这衣帽间已经是周星原那个地下室房间的一半大了。有的孩子只有一个塑料箱装衣服,有的孩子半个房间犹嫌不够。
方荼顺着客人附和,“是啊,再苦不能苦孩子,房子多的是,接着看就是了,要买就买个合心意的。但是这一片咱们看了几天,都是差不多年代的建筑,户型也都了解了就是这个样子。您看要不要去其他学区看看呢?私校考虑吗?”
“中介也给我们讲了几个私校。”女客人从玫红色的Chanel里摸出小巧的免水洗手液,抹了抹碰过门把的手指。“我怕她压力大的呀。不是说公校轻松,天天玩?本来我们在国内住得舒舒服服的,来这里图什么。就是国内的应试教育不适合她,想让她绕开高考,上个好大学嘛。”
方荼附和,“是,都是为了孩子。”
男客人在一旁开口:“小方,你多大来的?”
“初中就来了。”方荼客气地。
“家里房子也给你买了吧?”
“买了个小公寓。”
“是吧。”男客人摇头,连声啧啧,“你们能靠家里出国的小孩就是命好。上学也没压力,房子也买了,路都给你铺得好好的。”还瞥了一眼方荼手里那一沓房屋信息表,“嘿”了一声。意思不言自明:这么好的条件你还不珍惜,就混了个跑腿的中介。
但方荼只是笑一笑,惯常地谦恭和顺:“来,您下楼小心。”
女客人在二楼犹豫流连:“小方,我能拍视频吗?给我女儿看看。”
“当然可以,您请便。布置好的地方不要碰就行了。”他背着手靠边站。
同样“靠家里出国”的好命小孩周星原,正半躺着坐在床上看书。脚踝上的冰袋已经化了,裹在外面的毛巾也湿透了,断断续续地滴水,他摘下来丢在地上的塑料盆里。
疼痛这种事,只要伤口不恶化,习惯了之后感觉就会减轻。他知道骨头没事,因为知道伤了骨头是什么感觉。
小学二年级,有一天学校组织看电影,散场出来时被后面人群挤倒,从电影院门口没护栏的石阶摔下去,右侧小臂骨裂。周行女士带他去医院包扎固定。太疼了,他哭得很厉害。
周行蹲下来平视着他说:“哭够了吗?哭够了就安静点。”
更小的时候,他磕了碰了,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也会哭。每次周行都说:“周星原,哭有用吗?记住你现在痛的感觉,下次小心点。”或者是,“哭有用吗?有时间哭不如想想办法。”
周行软硬不吃。她半辈子全靠自己,也教儿子做方法论的信徒。周星原渐渐接受了这种思维模式的浸染。
周行是个纤细的南方女性,平时坐办公室的。每天踩着自行车接送儿子都汗湿半背,到上坡时蹬几米就得喘着气歪下车去:“周星原,我骑不动了,下来走。”然后母子俩一前一后地往坡上走。
单身母亲如此辛苦,他时而也想过周行为什么还要生他。但周行本人从未抱怨过“如果没有你我就能如何如何”的话,于是他也没问出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年级以后,周星原就自己上下学了。初中时他已经比周行高,家里家外都能娴熟应付;每天早晨从家门后挂着的零钱包里自己拿钱出去吃饭,放学买菜回来、用脖子上挂的钥匙进家把剩下的钱装回去,然后炒菜做饭等周行下班。
起初他只会炒鸡蛋和小油菜,或是煮面煮年糕,来来回回这几样。周行也不挑,说“不做饭的人没资格提意见”。饭后她去洗碗,让儿子写作业,然后各自看书。
周行在单位里,评职称被成绩不如她的男同事压了两次。不至于回家拿孩子撒气,只是上班上得日愈消极。拿乳腺增生的体检报告回家发愁,拿大学同学漂洋过海的来信时沉默。有一天她对儿子说:“我想出国。你怎么想?你想自己留下也可以。”
用十几二十年后卖的那些育儿理论的话来说,周行一直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看待。但那些教育父母不要过度关照子女的理论家可能不了解,也有些家长一直站在反面——从来,从来不把任何年龄阶段的子女视做需要呵护安抚的小孩。
六年级,临近生日的星期天,周星原去一个同学家。俩人生日相近,约好一起出去玩。
同学的卧室布置得很温馨,抽屉柜顶上摆着毛绒公仔,墙上挂着干花花篮,还贴着父母用吹塑纸剪的装饰图案(“他们还当我是幼儿园小朋友呢”),书桌摆着一家人在旅游景点的纪念照。同学给他看一组俄罗斯套娃,说是爸爸出差带回来的礼物。两个男孩出门前,同学妈妈掏了张一百块给孩子拿去花,男孩惊喜地跳起来搂住妈妈,在面颊上响亮地亲了一口:“妈妈我爱你!”妈妈也笑着拥抱他:“宝贝,妈妈也爱你。”
那一刻,周星原被震撼了。
他和自己家人之间,肢体接触都很少。从没有人拥抱亲吻过他,没有人和他说过爱。都是书和电视里才有的场景。原来现实里……别人的家庭,真是这样的吗?那个画面伴随着茫然的向往,成了他童年一幕深刻记忆。
直到这一天,方荼温暖宽阔的后背把他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