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繁星
——多少钱等着我去赚?
白色调的公寓里,厨房也是白色橱柜和白色大理石台面。方荼在油烟机工作的嗡嗡声中抱怨:“这个吸力不行,迟早要给它换了。”
他用火锅底料炒了一盆麻辣香锅,藕片、莴笋、金针菇、魔芋丝、大虾,沸水里轻轻汆过断生的肥牛卷。米饭管够。周星原跟着方荼吃饭以来,几乎顿顿都是吃香喝辣,字面意义上的。“哥,你吃饭口味好重。”
“大都是冻过的东西,”方荼不以为意,“不重口怎么吃?又不是海鲜。”
“你吃海鲜啊。”听起来很高级,倒是和他们现在坐着的餐厅装潢相配:原木长桌,吊灯、桌旗、瓶花、纸巾座。
方荼笑了,“听不出来我哪里人吗?我海边长大的。”
方荼就给他讲,坐渔民的船出海捕捞,回到岸边的大排档,将捞回来的海鲜分了类就地下锅。鱼清蒸,贝壳类简单汆烫,滴一点生抽——就鲜得发甜。
“我们方言里甜就是鲜的意思。”
“你上次回国什么时候啊。”周星原才来几个月,又一直蜗居在前不挨村后不挨店的suburb,新鲜劲在清苦日常中磨损,开始想念国内因为熟悉环境带来的心理安全感。方荼这么爱吃会生活,应该比他更怀念祖国的地大物博吧。
“十几岁就来了,没回去过。好像……”方荼算了算,老徐大三,所以他出国也……“七八年了哦。”
周星原震惊,几乎脱口而出:“你爸妈呢,不想你吗?还是他们也在这边?”
方荼的嘴角似笑非笑。“跟你差不多。我没妈,我爸也是别人的爸,所以他老婆就把我送出来了。”
这句话周星原消化了几秒才听懂,窘迫起来,“对不起哥哥。”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啊。是老头自己道德败坏,我又没错。”方荼咔咔吃藕片,“也不算太坏,这个房子就是他的钱买的。楼下还有一套在出租。不过其他的就是我自己赚的了。”
“其他的……你有多少房子啊。”周星原还以为,方荼只有自住一套出租一套?
但方荼的筷子头敲敲他脑门:“大人的事别瞎问。出去跟别人聊天可不能这么说话知道吗。”
我知道,周星原低头吃饭掩饰尴尬,可是,我以为我和你是比较亲近的。
“那你为什么做经纪……这个能问吗?”
“来钱快啊。”方荼坦荡地,“十八岁就可以考从业执照,只要愿意跑就能挣钱,挣的都是现钱。我本来也不爱上学,如果高中毕业就可以一个月挣一万刀——当然是形势好的时候,那为什么不干呢。这间公寓每月管理费接近一千刀,两辆车的保险和油钱一千刀,你屁股底下那把椅子也要三百五十刀。如果我不干这行,现在说不定跟你原来一样在地下室跟人合租吃微波炉意面。Work hard play hard,你在路上没见过这句广告吗。”
这是今晚最令周星原震惊的发言。他从小生活的环境里,学校、家庭、他家所在的单位家属院,任何地方教育他的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谈钱是可耻的。为富是不仁的。“享受生活”?罪大恶极。
而方荼这样直白地说:我不想上学就不上了,我要钱我就去挣了。我吃吃喝喝,买车买房买衣服,自己挣钱自己花。有什么不可以?
周星原为自己的幼稚隐隐沮丧。他本来学习就不够好(周行的标准里),没有爱好,没有特长,跟方荼一比甚至没有自己的信念。等将来他离开学校,他又能做些什么?
“哥……自己挣钱是什么感觉?”
小孩星星眼看着自己,方荼还真是第一次有对象可以炫耀自己的搞钱史,聊这个他就来劲了。“你原来住的那个房,是我自己买的第一个房子。”
十八岁的方荼,终于从代持律师手中拿到了父亲家许诺给他的两套公寓。本意是一套自住、一套的租金给他生活,但公寓不是freehold,出租那套租金堪堪够付高昂的管理费和他第一辆车的开支,连吃饭都紧巴巴。
如果是别人,可能就苟下去了,或是卖了公寓换便宜的住处。但方荼不这么想。他边打零工边琢磨个不停:他可以吃挣钱的苦,不能吃没钱的苦。
方荼翻看产权登记文件,然后带着这份家当去银行,边问边学边计划。银行要挣他的钱,这些信息当然是免费的。他学得很快。
一周后,评估公司上门。再两周,方荼拿到了一本支票:两套公寓加起来当前价值七十万,这种抵押贷款形式叫做房屋净值信用额度:home equity line of credit。他可以用HELOC账户取出至多80%,也就是五十六万刀的现金。当然是要按日计利息的。
别的投资他也不会,他就会买房。
方荼没有看那些市面上被经纪代理出售的房产。他买了一个二手剪草机,就在自己熟悉的高中学区街道转悠。看到谁家前院的草长了,他就去敲门,笑吟吟地问主人家要不要剪草,前后院一起只要二十五块。
住房市场一直等待着二战婴儿潮的那一代人老去,离开他们的房子,住进养老院。方荼就是这样找到渐渐无力自行打理住宅的老夫妻,热情友善的高中生为他们剪了几次草、收拾庭院加之积极社交后,赢得了老人的信任。因为避开了双方经纪的佣金(通常4%到6%)直接接触卖方,方荼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下了那栋房子。
用刚到手的HELOC账户付了首付,方荼还没有工作所以是用市场平均租金作为参考收入计算的贷款额度。房子到手后他迅速拆分出租,群租有许多人际协调的麻烦事、但总收入比整租高一截,租金用来还贷款和HELOC的利息,本金是后来方荼考出了执照、发小广告满地狗似的刨活,烈日里来暴雪里去干了一年才还清的。
现在这个投资房的市价涨了不说,现金流也完全是正的了(周星原愿意挪出来亦有贡献),完全可以让方荼这单身汉吃上舒心饭。
周星原偶尔听过花几年十几年攒首付的故事。一毛钱存款没有光靠杠杆去买房、一年还清借来的首付,已经是未涉人世的高中生眼中难以想象的成就了。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方荼总结,“钱才能生钱。努力也很重要,但是有启动资金的投资事半功倍。好比一个项目有10%年回报率,你有一百块本金,年底得到十块。一万块本金,那就是一千。感谢老头至少给了我这两个公寓,虽然管理费高了点。”他悠悠叹一口气,摸摸肚皮。“最好的当然是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可惜这种词描述的案例一般都在刑法里头。”
钱商匮乏、只知道可以存活期和定期的高中生周星原,已经对方荼彻底信服了。
方荼示意他看落地窗外,从这间顶层公寓直到天际线上的楼群和地标,视野内秋叶尽落露出数不清的住房,在夜空下点亮繁星般的灯火。
“这么多房子,每个交易一次就是几千刀的佣金。你说这个市场里有多少钱等着我去赚?”
他笑得意气风发,少年周星原几乎在这一刻成了他的信徒。
——
*无用的背景知识:
2008年方荼自住的公寓市值40万刀的时候,同等价位在北京大概可以买个大一居。当时北京市区的大两居/小三居可以在宁古塔买独栋(现在也可以)。
客人买卖一个房他可以挣平均四五千刀(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