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北美海棠
——所有宝藏
学校开门前,方荼打电话去语音留言,给周星原请假一天,理由光明正大:昨天马拉松太累,需要休息。
挂完电话他问周星原:“你需要休息吗?”
腿当然酸,全身都酸,一种几天缓不过来的累;但累才正常,按摩又不是施法。但假请好了,周星原期待而兴奋起来。“方荼,你今天做什么?”
方荼看他好笑。“星期一突然不上学,这么高兴的嘛。”他倒在椅子上,看着芍药。宁古塔地图在他脑海中展开一个3D沙盘,随心旋转随意放大,哪里有什么都清清楚楚。才五月初,刚结束了早春最后一次霜冻。丁香和北美海棠离全盛还有距离,樱花玉兰也要到五月中下旬。
方荼一拍掌:“那我们来学车好了。”
看着周星原冻结的表情,方荼开怀大笑。
方荼把车开到一个超市的停车场,找了离建筑最远的角落。工作日的早晨,停车场空荡荡。
周星原第一次坐上驾驶位。
“自动挡很容易的。就这么几个东西:方向盘,油门,刹车。档位,手刹。现在是P档,你踩油门和刹车先感受一下。”
周星原试了试。“方荼,我觉得有点别扭。”
“啊?”
“要是能用左脚就好了。”
方荼听懂就大笑起来。原来左利手还同时是左利脚。
教完基本操作,方荼让他换到行车档,先在停车场试着直行和拐弯,“油门轻轻点一下就行。”
周星原按照自己的理解“轻轻一点”,野马瞬间飞窜出去!吓得他马上猛踩刹车。
他放轻力度再试一次。方荼拉着内顶把手:“我要吐了。”
“对不起!”
“不怪你。”方荼喝水压了压,“这辆车灵敏度调得高。你要是跟专业教练学车,给学员用的车都会调到最肉,上高速得把油门踩碎。算了,你下来,我开回去我们换讴歌。”确实,没有人拿野马来学车的。
周星原却说:“让我适应一下,总要开这辆的。”如果他要给方荼开车,开的就是这辆车。人是活的,没什么不能适应。
方荼对周星原比他本人更积极乐观。几分钟后看他会用刹车油门方向盘了,就怂恿:“走,我们开出去路上转转。”
周星原紧张:“我还不会开车!”
“嗨呀,开了就会了。你还能在停车场学上三个月?”
周星原战战兢兢上了路。还好他们从离开家就一直往东,工业区的道路上白天没多少车。方荼指挥他换线:“先打灯,加点速度,看镜子,看盲点。没车,换。哎,换线不是拐弯!方向稍微打一点就够了。”
周星原体会调整,再试一次,顺滑多了。
方荼满意。“不错不错,学得很快。当初我学车的时候,教练说他的学生里最快的只学四个小时就去考试了,我觉得你两个小时就行了。开吧,随便开,有前车保持车距,没前车保持车速。”难得坐副驾,方荼打开零食袋,有闲地吃起出门前装的无盐腰果。
周星原满手汗。他不是爱出汗的体质,第一次这么狼狈紧张。方荼还在旁边满口夸他天才,天知道他哪里才了。
练换线练拐弯练控制速度,开了半个多小时,方荼指挥他拐进加油站。“靠边停,就那个可以吗?哇,停得蛮好!很准!来,档位、手刹?好。下车,教你加油。”
加油一看就会,最复杂的不过是在哪个品牌的加油站刷哪个集团的积分卡,周星原听了介绍默记在心,准备等回家写下来加强记忆。加完油,方荼坐回驾驶位。刚才周星原上车时方荼教他调整过座位和后视镜,现在方荼自己回来了,却没觉得周星原调完后的位置和原先有多少区别。“你多高了?行,反正肯定长了。”
初次学车下了课的周星原终于回到副驾,从未感到副驾是如此亲切安心。他放松下来,看着方荼往北驶去。
“前段时间,徐安之经常问我做饭的事。”周星原也和他加了微信。
“哦。他学得怎么样了?”
“不清楚,看照片还行。但是最近有一星期多都没找我了。”
“也没联系我。我忙,估计他们也忙。”方荼在路口停车,左右看,一脚油门左转上了大路。
城区的最后边缘,居民活动范围与荒地的边界,是一片片的建筑工地。
周星原看着窗外那些初具轮廓的、一栋栋仿佛复制粘贴的房子,疑问道:“盖在这里,有人买吗?”没有配套设施,离市区又那么远。
“有啊,怎么没有。”方荼毕竟干了几年,也有一些见识了。“你这次跑央街,路过中城了?感觉那边发展怎么样?”
“嗯。发展……?跟市中心看起来差不多啊。”商场写字楼、餐馆便利店别无二致,楼没那么密,社区生态更生活化一些。但天空的缝隙中也处处露出建设中的塔吊,可以想见未来的繁华。
“知道为什么很多公交车的始发站在中城吗?”
他们住得远,周星原没坐过往来中城的公交车,但他看过地图,方荼也给他讲过。Midtown暂时不比downtown那么寸土寸金,但地价飞升也指日可待;尤其downtown日趋饱和后,midtown等第二梯队街区的发展前景是有目共睹的。它作为城市的副中心,所以成为交通枢纽?
但真正的原因不在未来,而在过去。“因为四五十年前,中城就是宁古塔公交系统的终点站。”现在的老钱豪宅私校区玫瑰谷森林山,曾经是最早的suburb;而离市区更远的中城是当时的城市尽头。宁古塔曾经,就只有那么大。现在想来不可思议。
虽然生育率一般,但移民绵绵不绝;有人口支撑有资金流入,城市发展扩张日新月异。中城曾经是终点站,现在是新的始发站;央街地铁早已延伸到串联另一个市。没有什么阻挡,人的影响力在整个宁古塔平原铺展蔓延。
周星原才十几岁,他还没有看城市变迁如沧海桑田的生活经验。看着路边的工地,始终感觉不太现实。野马拐进一个房子簇新的小区,少年的视线从窗外转回身边:“今天看房吗?”
“不看。”街心公园里playground的滑梯和秋千新得锃亮。方荼在公园的路边车位停车,指挥周星原背上空背包和购物袋。
周一的上午的住宅区,寂静无人,只有早春的阳光与风摇着房前屋后的树影。
“都是谁住这么远。”
“不知道,哪里都有人住吧,也有就在附近通勤的人,不能只用我们自己的逻辑去代入。往西两个路口准备盖新的社区中心,往南两公里还要开新的Costco。这种大商超的选址很有参考价值,Costco看好的位置,会有发展前景的。”方荼双手抄袋,悠闲地往前走。
周星原跟他步行到街区外侧的路上。马路对过还是荒地,但行道树已经栽了两三年,略显规模了。阳光送来一片明媚的色彩,周星原惊讶:“这是……”
方荼几个大步跳下路牙,在空荡的车道正中踩着黄线倒着走,两排绵长百米的深粉花树在他身后迎光招摇。他声音明亮:“北美海棠。好看吗?”
春风喧嚣,周星原被他笑得晃眼。
方荼得意:“我就知道这里应该开了。路南还没有盖房,采光好,花会开得早。怎么样?我还没带别人来看过。”其实他哪有别人可带?看房的客人又不会赶巧五月来看这里。
周星原十分感触,驯顺点头。
等他追上来,方荼旋身回正,往前一挥手:“我们今天吃鱼丸和牛滑。走完这条路再往前一公里,前面有个家庭厨房,我去他家买过几次。”宁古塔地图上所有的宝藏,他都要打开来给自己过家家的伙伴看一看。
姜柠敲开徐安之的门。徐安之看见她,整个人就小了一圈,自动缩回鹌鹑的原形。“请,请进。”
姜柠初次前来,进门换鞋却毫不见外。徐安之拉开鞋柜,她就顺着对方的视线自己动手,拿出拖鞋来。米白色薄棉拖鞋,崭新还套在透明塑料袋里,显然是女士的尺码。她戏谑地:“哟。”
徐安之连声解释:“你不要误会!这就是给你买的!没有别人穿过!”
姜柠被他逗笑,拆出新拖鞋穿上,正好。
徐安之才觉出自己偷偷给人买拖鞋的行为仿佛痴汉,羞耻懊恼。他扭着脸,“你坐……我给你拿饮料。你喝可乐吗?”
姜柠无所谓。“你喝可乐啊?”
徐安之几乎是跳起来:“我可以不喝!”
姜柠乐了,故意逗他:“徐安之,你想什么呢?”
这次徐安之的智商似乎上线了又似乎没有:“我,我没有。你才想什么呢。”
姜柠快被他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