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曼哈顿
——现在就回来吧。
Aiko走进茶水间,倒掉马克杯里余下的水,在水龙头底下冲一遍,再扯一张厨房纸垫着倒扣晾干。
同事从旁边经过。“下周见!”
“下周见。”她把左肩上往下滑的电脑包提了提。
方荼在大楼外等她。
“嗨,老弟。”
“上班这么累吗,一蹶不振的。”
“累啊,你没上过不知道。今天又白开了一下午会什么都没定下来。我还在实习都不想转正了。”她把姓名牌的挂绳从脖子上捋下来,上面晃动着等线体的黑色字“Aiko Ikeda”和“池田爱子”。
池田爱子小姐,美院艺术品经纪专业本科在读,目前拍卖行实习中,业余兼职拯救世界。
方荼狗腿地奉上刚从唐人街提过来的奶茶,“布丁奶茶加布丁,半糖少冰。来我给你插上。”说是布丁奶茶,透明的杯子里几乎看不到奶茶,全是布丁。
Aiko滋噜滋噜,声音巨大地吸掉最底下的一大块,“啊——复活了。”
“那咱们,去吃饭?”
“吃什么?”
“烤鱼,再来五十个串。今天我请,中午婚礼刚收了个红包,意外之财要赶快花掉。”
“行!你顶着这个鼻子,还能主持婚礼啊。”Aiko换只手接过她的“奶茶”,把电脑包塞给方荼捧着。这对姐弟臭味相投,熟络起来相当之快。“戴戴说你的案子结了?那不是意外之财?”
方荼打太极:“那也不是一天花得完的。”他把王太太代理律师开过来的银行本票先兑进储蓄账户了。公寓过户没找别人,还是在戴律师那儿办的:戴戴是主做婚姻家事的非诉律师,捎带手也做地产交接,来钱快又稳。方荼的故意伤害案才是她专业范围以外的,被Aiko临时抓来充场面,但表现得不错。
方荼自打入行起,一直用从师父那儿继承来的犹太律师。老人家前年退休,推荐了一个香港同行给他。去年初交接楼花时方荼和开发商有了争执,新律师只按部就班不愿意代表交涉,给他发文件还是错的,给他气得够呛。戴戴和她的助理干活利索,不出意外,他今后的地产交接就在这里了。
上班像一个黑洞,离公司越远,Aiko的精神就越好,高跟鞋的声音都轻快起来。“你上次说的餐厅,我问过了。”
“怎么样?能办吗?”
“他们承接过金婚,餐饮服务上没有问题,但是仪式上可能要精简。你想搞舞台装置和声光电恐怕不方便。”
方荼皱眉。“一点都不能搞?”
“不能。只能用他们现成的表演区,怕你耽误他们前后的正常营业。你的预算也不够包场几天对吧。”
难办。
Aiko给他出主意,“你要不要找找那种,不是餐厅的场地。”
“来不及了。现在已经八月了,十月中旬就太冷了,我至少还要留一个月让新人去发邀请函。”这一个多月他简直跑遍了宁古塔downtown各种常规婚庆场地。
“要不用卡车做个快闪。新人从市政厅登记出来,就在门口来一段。”
“……姐,你当宝莱坞啊。不行的,新人不是这个风格。”Sisi和Don要的是一切严谨细致有规划,不能这么随性。
Aiko嘻嘻一笑:“方荼,你这人还是挺敬业的嘛。”
不是他敬业,如果遇到好糊弄的甲方,他也得过且过。但甲方有追求,他也会肃然起敬。而且周星原和Alena已经把演奏排得差不多了,他这边舞台还没搞定……不能辜负孩子们的努力。
周星原的酒店订在曼哈顿唐人街,他本以为曼哈顿会很贵,但居然还好。和宁古塔唐人街一样,尚有底层华人栖身之地。只要六十加刀一晚的二星级,离高架桥很近、闭紧窗户也有路面传来的隆隆声响,但从楼丛缝隙间可眺望布鲁克林大桥。他想起周润发与钟楚红那部经典电影《秋天的童话》。
楼下步行两分钟有水果摊,华人超市,一间挨着一间的鱼丸店,廉价得不可思议的蛋糕房,卫生条件堪忧的街心公园,拖着破旧买菜小车的老人聚在那里。人人都说着带口音的普通话,他甚至难以听清。
他步行十分钟去乘D线,可以直达八大道上、中央公园一角的哥伦布环岛。乘地下铁十五分钟出来,地面上就是完全不同于华埠的另一个世界,那是Alena的纽约。七百刀每晚的五星酒店,落地窗俯瞰中央公园;而同一侧的凌峻华厦如峭壁高塔,他是崖上不敢探头的雏燕。
“你喝什么?”Alena走向冰箱。
“不用了,我带了水。”周星原给她看自己的保温杯。Alena没理解过来:“我请客,你喝什么?”
周星原笑了。“不是省钱,Alena。是环保的问题。你记得我夏校的同学Will吗?”
Will的父亲做纺织,工厂开在大陆,为一线品牌代工。他说一条基本款牛仔裤贴牌后进商场售价一千人民币,成本只要不到五十;而产生的排污量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周星原给朋友看他书包里、用超市捆绿叶菜的橡皮筋扎成一卷的布袋:“环保袋比塑料袋更污染环境,除非我一直用它五十年。我是这么打算的。”
他赤诚得与浮华世界格格不入。Alena感叹着,眼中浸润笑意:“确实是你能做到的事。如果我今天中午用一次性筷子,你会和我绝交吗?”
“不会。那是你的个人选择。”周星原只能要求他自己,无权对人说教,“而且一次性筷子用竹子和速生树种制作,它们生长很快,不算破坏环境。”
他太认真了,Alena摇摇头,不欲再聊这个。“我们去逛逛,穿过中央公园可以去大都会,或者自然历史博物馆。如果想参观学校也可以,离这儿很近。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航母和战斗机!”周星原脱口而出。
Alena大笑起来,“喔,我知道那个。你等周一自己去吧,我没兴趣。”
周星原面颊发热。“好。那先去大都会博物馆吧。你是不是都去腻了?”
他们离开七百刀的房间,那房间的软装风格像方荼公寓的客厅。
“源香”门口,方荼坐在车里吃打包的甜辣酱鸡蛋炒萝卜糕。他想起上次坐在这儿吃粉,还是带周星原回家前,他给徐安之打电话。最近好久没联系了,老徐说自己在努力搞学习。而周星原去了美国,他作空巢老人都快两个月了。
手机响了。他一看来电,是叶老师。“叶老师?怎么了家里有事吗?”
“有事啊,大喜事!”叶老师听起来很兴奋。
方荼马上领会:“是不是你们的PR通过了?”
“是!”叶老师每个声音里都带着笑,“太好了。谢谢你啊!”
“不客气不客气!为你们高兴。”方荼也合不拢嘴。他马上想跟周星原分享这件事,但很快想到,这会儿人家在跟小女朋友约会呢。
周星原在波士顿只招待Alena吃了大学城的便饭,在纽约Alena请他在上东区意大利餐厅用正餐。青柠汁烤鱿鱼,吞拿鱼沙拉,带子、虾、牡蛎刺身,招牌意面,提拉米苏和gelato加肉桂脆卷。他像《泰坦尼克号》里没吃过鱼子酱的男主角,不动声色地观察模仿其他客人。但食物美味,他不由地想,海鲜,会是方荼的口味。
要是方荼在这里就好了。他一定愿意和他一起去参观航母,在每一架飞机前留影。
现在他只能自己去每一个地方。夹在游客人群中,他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流连了一整天。花去大半天在MoMA,《星夜》实物比任何图片都震撼。去了时代广场——除了人多,没什么特别的。在紀伊国屋的简餐厅吃了便饭,又在百老汇大街的书店Strand待到天黑。曼哈顿大部分地方四望都是无穷无尽的建筑,街头永远有那么多人,即便休闲的人看起来也休闲得匆忙。
纽约是个惊人的超级都市,哪怕他只在曼哈顿的一小块地方活动,也完全感受到了。有人说纽约是另一个上海,周星原去过上海。纽约大而密集,更丰富多元,也更极端。
九点半他走出异味挥之不去、缺乏照明的地铁站,黑暗中回到唐人街的地面上,穿过拥挤的夜市去往自己的住处。将空瘪的双肩书包背在前面,周星原在拥挤人潮中随波逐流,忽听见前头两个人对话。普通话的口音很重,且一听就是方荼的同乡。
右边的说:“修表看起来能挣钱,你明天也摆个摊修表。”
左边的说:“我不会修表啊?”
右边的说:“嗨呀,先把生意揽到,怎么做再说。”
周星原听着他们的对话,无声笑出来。他想起方荼。这种能做的生意要做、做不了的也先做了再说的心态,难道是流传在基因里的?
这一刻他特别、特别想念方荼。
“哥哥。”他看着布鲁克林大桥上的灯光,手里捏着唐人街烘焙店88分、口味同样廉价的蛋糕。“我想你了,我能提前回去吗?”
方荼在他耳边很轻地笑,说着全世界最好听的话:“可以啊。现在就回来吧。”
——第一卷·鸢尾·完——
🎶 Never gonna give you up
🎶 Never gonna let you down
🎶 Never gonna run around and deser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