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万利》
第二卷·粉云

2-4 就是那个

——骗你们这个年纪的感情太容易了。

听到挂断电话,周星原也调适了心态。方荼这人啊,总是让他措手不及!但事情意外地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至于当事人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们帮不到什么了。

“对不起。”

“啊?”方荼看他。这孩子又犯什么愣。

“我以为你……这么护短,会给同志站边的。”

方荼哼出冷笑,“我没有是非观吗?”

“不是的哥哥,你别生气。我是说,上次那个开森林人的,你还给他主持婚礼了。你不是说也可能婚姻对象才是真爱吗。”还说也有双性恋和泛性恋。

因为都是华人,Lorenzo和未婚妻在签字仪式后,就在专门承办婚宴的豪华中餐厅办的仪式,方荼的工作量还没摄影师Peter跟前跑后大。那天徐安之的表哥表嫂来喝喜酒,还打了招呼好久不见。

“那不一样,他们两个都三十了,该对自己负责。你同学才多大?骗你们这个年纪的感情太容易了。保护孩子,宁可错杀不能放过。”方荼看着窗外青翠绵延的玉米地。

周星原没说话。只是心里琢磨上了:为什么?自己不在的时候,方荼又遇到什么了吗?

出了W市往西,再没有城市了,一路视线所及只见辽阔农田。宁古塔的主要农产品:玉米,豆类,苹果。这个季节,玉米植株已经长过人高,仗着品种优势极尽密植。玉米田如同巨大的长毛地毯,拥挤到风吹不透,绿意铺展不绝。

“我们秋天去走玉米迷宫吧。”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玉米迷宫,周星原还是答了好。

随着距离休伦湖越来越近,田地里渐渐出现白色风车。那是利用湖区风能的发电装置。风车不是完全规律分布的,但从某些角度可以看见它们排列整齐。偶尔会有一座靠近道路的,让人直观感受到它们有多巨大,在晴空下甚至沉默得壮美。周星原感叹:“好像电影场景。”

他看的电影已经太多,方荼跟不上他的思路了。白色风车矗立在广阔蓝天与无尽农田之中,醒目耀眼。

五大湖中,有四个承载着美加的边境线,而宁古塔嵌在其中三个湖之间:紧邻downtown的安大略湖,南面通过大瀑布与运河勾连安大略湖的伊利湖,还有西面的休伦湖;休伦湖的南端、与大瀑布同样以水道划分国境线的口岸城市,就是美国的底特律和加拿大的温莎。湖区边境是北方之国深入南方邻居的最南端领地,因此全国半数人口都在宁古塔这仅有的温暖之地聚集。

方荼订的营地在休伦湖畔的省公园。依随湖岸线轮廓而建的21号公路,在地图上与湖相隔长长一条绿色,是一个接一个的公园与度假区。

21号是条宽阔大道,周星原依照指示在离公园还有几公里的地方靠边停车。方荼下去到挂着简易招牌“2 for $7”、农家自己劈的柴堆里,挑挑拣拣买了两袋干燥的,扔进后备箱。他已经领教过,“公园里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在公园门口确认了预订,拿到印着车牌号的两张纸凭证和一张公园地图,工作人员在地图上用马克笔圈出了他们营地的位置。方荼换到驾驶座,周星原给他读地图:“走左边。一直靠左,过桥后第一个口右转。”

每一片营地的路口都标示了号段,轧着土路循着编号缓慢开进去,树木之密之高不见天日。城市孩子周星原好奇地看着窗外路过的一个个营地,有房车有帐篷,各个都有不同的装饰风格,目不暇结。

方荼换挡倒车,仔细尾进入他们的营地。

这是个老牌省公园,自然环境优渥,林木森森。他预订时就在卫星图上比较研究,选了这么一块壶状的空地。入口窄,一辆车就可几乎挡去过路的视线;周围是一圈树及稀疏灌木,既可与邻居隔绝,又有依撑能挂天幕。这样仔细周全,当然是想尽量给小孩的第一次留下好的体验。

周星原跳下车,扎进他们的地块跑了一圈:“好大!”

像沙滩上撒欢的金毛,方荼看着终于“有小孩样”的儿子满意地想。“我们先规划帐篷搭在哪里。”

地是黄色的沙土地,平坦中略带柔软。营地标配的篝火盆半埋着,固定在壶状地块入口的中央,像波子汽水瓶里的玻璃弹珠。空地中央斜放着野餐桌,那是上一任露营者摆的位置,头顶的树冠空隙间正投下阳光落在桌上。

“地还蛮平的,也没有哪一块特别高。”方荼转了一小圈,这便宜的地面该是公园维护过的效果。不像之前Jeffy他们的营地是草地,草长得青翠,但雨天有小半个地块都是水洼。

“我们可以把帐篷搭在这里。”周星原有点兴奋地伸展手臂比划,“帐篷门对着这边。野餐桌转一下,一头靠近插座。天幕挂在从帐篷到餐桌,这样就不怕下雨了。”

帐篷、餐桌、篝火围作半圈,“可以。没问题。”方荼从后备箱把东西卸出来,一件件先陈列在野餐桌上。

“这里,”周星原用脚丈量示意,“搭帐篷够吗?我们的帐篷多大啊?”

“你的床那么大。我买的充气床垫是Queen size,边上留一道,我们坐帐篷里穿鞋子方便。”

被提醒又要和方荼同床,周星原紧张地攥一下拳。

方荼拉开帐篷提袋的拉链,把本体挖出来,扯散系绳往地上一丢。“来帮忙。”

他买的是轻便的传统四人帐篷,内帐是下半截耐磨防水的涂层布底加上半截通风的蚊帐,撑起来再披上防水的外帐。两个人四只手,几分钟就利索地搭完了。周星原从帐篷包装袋里摸出地钉,“这个怎么用?”他在说明书上找地钉应该固定在哪个孔。

“先别钉。先把床垫吹起来,会把帐篷再撑开一圈。”方荼看Jeffy他们操作过了。他买了个用电泵的充气床垫,最厚的那种,他可没有睡硬床的偏好。电泵嗡嗡工作,把床垫在帐篷里吹鼓起来。几分钟后按一按结实到再充不进气了,推到帐篷内空间的一侧,铺上牛奶绒衍缝床褥,摆上方荼的胖枕头——看起来就过于舒适了,完全不是周星原想象中徒步登山、苦行般的露营。

享乐主义者满意地往床上一趴:“舒服。可以。”要不是后备箱空间有限、两床被子又太大,他才不会带化纤面料的睡袋来。

周星原自己丈量着距离,往树上挂天幕。“方荼,你别睡着了,我们还要去买晚饭……哥?”

懒人把外衣搭在身上,闭目含笑,一动不动,显然在耍赖装睡。周星原于是不再催他,独力去干活。

方荼随便一躺,居然舒服地真睡过去了。再醒来林间已经没有直射光,高处树上鸟鸣啾啾,周星原坐在露营椅上看书。

“几点了?”他扒开门。

“还好,刚五点。”树下的光线要看清字已经开始费力了。

周星原一个人把帐篷外帐和地钉、天幕和野餐桌都布置好了,这儿没见着蚊子也不晒,他们准备的一个带蚊帐的大凉棚就没拿出来。连柴都卸下来堆在火盆边了,营地收拾得井井有条。进门时领的、印着他们车牌号和停留日期的大纸条,周星原观察了周围邻居,学着把一张卡在营地门口的号码牌下、一张放在车窗里。方荼在沃尔玛买的水滴形灯串挂在天幕底下,插着电徐徐发亮。

“走吧去超市。”方荼换鞋。本来应该在来时路上采买,但两个露营新鲜人一致同意先扎营。湖边度假需求大,消费场所估摸着不少,就近买点生鲜不成问题。

周星原给他汇报自己刚才要看网课时的发现:“这里没有手机信号。”

“哦,没准备对讲机。反正我们就两个人,进出都在一起,没事。”湖边农田广袤、只有夏季度假时热闹,平日人烟稀薄,信号网没铺过来太正常了。每个刚来加拿大的人都会被告知:买手机号不要贪便宜用小运营商,除非你永远不出城。华人移民管宁古塔叫大农村,不是夸张修辞;出了市区真村起来的地方,比国内大城市的周边荒僻多了。

没有手机信号,就没有手机地图。他们用公园的纸质地图先出了营地的弯弯绕,到门口的管理处时就有一格信号了。旁边的停车场停着不少车,车里都有人,是来用WiFi的:密码就贴在管理处的玻璃窗上。

连上网络查好了目的地,再次驱车出发。这里的超市都是没见过的品牌,和市里不是一个体系了。或许大财团们不屑花费运输成本来覆盖偏远市场。

“我们还买牛奶吗?”周星原问。他们出发前特地把家里的牛奶都喝完了,免得好几天不在家,一定放坏。冰箱冷藏室里还有其他东西,都和冰袋一起用保温箱带来了。

“可以吧。再买袋冰块就行。明天的早饭也一起买了。”

出了公园回到21号路上,手机信号苟延残喘爬上了三格。俩人沿着大道一路看过去:除了度假区,就是酒吧。还真是个享受自然的地方——只有自然了。

虽然营地有电,但看到实地前不确定插座会在哪个位置,方荼还是带了卡式炉。他们买了牛奶鸡蛋,面包片和枫糖味的早餐肠,番茄、彩椒、西葫芦和速冻华夫饼,太混搭了。除了大棉花糖还有玉米和红薯,方荼说都要在篝火里烤。

周星原第一次用卡式炉。这东西从开春就和烧烤网和竹签一起,摆在超市醒目的位置卖,那时候他们反复路过都没在意。后来说好要露营后,方荼在电话里说买了个气炉,“就是那个”,周星原马上领会:“啊,就是那个!”俩人在电波两端会心而笑。

小气罐卡进去,发出咔哒一声。用买来点香薰蜡烛、但其实从没用过的引火器点上了炉头。方荼坐在旁边,垫着块宜家1.49刀的塑料砧板切西葫芦:“燃气的火比家里的电炉大,调小一点适应下。”

“好。”周星原加上锅,手在上空试了试。“热得好快!”

“对吧。”方荼起身打开保温箱,把家里带来、已经软塌了的肥牛卷和切好的韭菜段拿出来。上次旁观Diana两口子做饭他就在想,为什么露营不能吃中餐呢,气炉大火多好炒菜!

俩人炒了辣椒炝锅的韭菜肥牛,盐煎西葫芦,番茄鸡蛋。方荼把电饭煲拔了电抱上桌,一次性纸碗一人一大碗米饭。他大口扒饭:“还是气灶好。”

周星原赞同。“不是一直说换油烟机,要不一起换了。”

“你傻啊。我们公寓厨房哪有燃气管道。”

“也对。”公寓能装修,但楼里除了地下室的锅炉房,可能根本没有燃气管道。

方荼又一次说:“等我盖了房子……”

“哥,”周星原趁机问他,“你为什么想盖房子啊?”

“你知道flipping house能赚多少钱吗?”说起这个,方荼目光炯炯。

好吧。周星原低头吃饭,掩去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