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万利》
第三卷·归航

3-14 小目标

——糖水店中,商定平生事

周星原对公司的想法说来很简单。他们人少,业务就要抓大放小。现在方荼Aiko和Nancy三个人都是兼职,还同时做着好几摊事,自然分身乏术。

“我和Alena需要Aiko,这个部分目前没人分担。哥哥这边,他的重心现在在翻新,对房屋经纪的业务量需求没有那么大。而且最近几年他对婚庆管得也少了,所以我想把婚庆业务拆分出去。”周星原在纸上划出几块,“小付姐可以做。”

“谁?”Aiko没反应过来。

和员工私下里更熟的方荼先听懂了。“Peter的太太。”

“对。他们家孩子现在上学了,小付姐腾出手来了,最近有想创业的意思。我的想法是我们把婚庆里的基础业务给她,流程里Peter哥也可以协助,人他们都熟。小付姐以前是做酒店管理的,而且她已婚,我觉得她能和客人沟通好。我已经跟她接触过一次。如果她有心想做,其实我们也拦不住,整个团队本来就是攒出来的分包。与其以后抢生意,不如现在谈合作。如果你们没意见,将来常规的比如说预算三万以下的客人我们就不管了。哥哥给他们挂名顾问,只接定制,分几档另收策划服务费,比如说15%。”周星原征询地看他们。“如果她注册公司,我们可以入股。这块分出去以后,我们自己这头就调整公司定位,全部包装成咨询服务。”

Aiko举双手完全赞同:“我同意。我不想干重复性的体力活了,没挑战没意思。方荼以前也说有钱大家赚,是不是?拆分呗。”

周星原补充:“之前Aiko说学校有你看好的作品和学妹,如果能腾出你的时间精力,我们可以往艺术品经纪这块多发展一点。”

Aiko点头:“对啊!那套装置艺术上周内部展示就被人订了,但是我留了学妹的名片,她肯定有前途。我想签她,赶紧的。快,方荼快说可以!”

方荼的沉默倒不是不可以,只是被周星原的“想法”意外到了。“我没意见。”

周星原本来也不觉得方荼会有什么反对意见,此人在自己缺乏兴趣的事上懒得令人发指。他的提议本质是把方荼已经推卸给Aiko的事务再推给第三个人而已。周星原的想法是这样的:方荼想做什么就做,他玩腻了的部分就用招人或者外包的方式,把已有的资源分出去。包括方荼本职的地产经纪业务,虽相对比前几年减产了但盘子还在,也至今没有从Olivia姑父的地产公司辞职。他完全可以招若干助理来接手这方面的积累,把看几十次房只买几十万小房子的业务分出去。方荼早已不是初出茅庐只能在街头贴牛皮癣小广告、靠低价文书费吸引客户的小经纪了。当然拆分主业是触方荼的根基,周星原要从长计议慢慢跟他聊。

“你们都没意见,那我去跟小付姐谈。之后我们内部怎么操作,我会跟Nancy商量一下,写好具体规划发给你们。如果需要,我们就把现在的公司注销,重新注册。总之注册资金哥哥这边出,Aiko技术入股,我希望我和Alena作为初始员工也拿一点象征性的股份。如果Aiko想多留一些精力做策展,艺术品经纪方面可能还需要再找合适的人入伙。这方面就只能你自己看了。”周星原最后总结,“哥哥说过,小钱好赚,大钱只有用钱去赚,我们的目标是不赚只卖时间和力气的辛苦钱。总之希望最后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过不被金钱束缚的生活。”

Aiko把手举在头顶鼓掌:“支持老板娘!”

方荼把她面前的碗一推:“快吃吧,你的红豆沙都凉了。”

回到车里,他转向周星原:“今天你说的都很好,我再补充一点。”

这些事,方荼现在对他摆出来,一方面是周星原迟早要了解家里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则是年长者被后起之秀抢了风头,为面子压一压他罢了。“周星原,你知道创业的大忌是什么?是竭尽全力倾家荡产。”

早在方荼把狗胆包天的亲儿子从小平房扫地出门后,他就开始寻求一个合适的方式、如何在特定的条件下把资产留给周星原——毕竟他也没有别的家人了。他当然可以每年更新遗嘱的附录,但万一有那么一天,远在美国甚至其他大洲有自己生活的周星原,如何继承他的不动产,又如何打理?

当年末,他去Annie家回访,和她先生好好聊了一次,对方也给他介绍了理财咨询师。随着IT业的腾飞,许多普通从业者的收入远超出传统行业,但理财的思维和能力却没有跟上。所以一些大公司把定期理财咨询作为员工福利,和洗牙配镜马杀鸡一样送到员工手里,大大普及了理财的知识观念。

方荼早就知道,自己投在地产里的资金太多了,姜柠他们每个人都提醒过他,但他除了买房又不会别的。和咨询师聊过之后,他明确了自己的小目标:净资产上一定数额之后,交给信托公司去投资打理。

这就是有经验的创业者首先应该做的事。家庭信托是给家人生活的一重保障,以免在创业热潮中走进拿自己身家去填公司开支、最后甚至卖掉住房乃至离婚收场妻离子散的结果。所以方荼说,不要竭尽全力倾家荡产:创业不是为了赔上家人的生活。

周星原毕竟是能上Y大的理解能力,他只是缺乏这份信息输入罢了。一听方荼解释家庭信托,他马上就听懂了:“家庭资产要独立,和公司资产分开!”

“Bingo.”方荼打个响指。“我现在炒房用的是公司名义,为的是整合收入和投资来降低税率,这几年你身上还要花钱,可以给我抵税。但个人资产还是个人资产,我现阶段的目标是积累五百万做这个信托基金。哪怕只有5%的年收益,它也可以给你二十五万的年收入——不可能那么差的,5%跟定存差不多了。理想的情况,现在信托公司给我看的报告是12%-15%。”

周星原惊讶。“你已经在做了?”

“还没有,目前的本金的数目还不值得交管理费,管理费三千刀起。”方荼倦得不行,也就是搞钱话题对他来说深植本能,再困都能随时来。“我说了嘛,计划是拿五百万去成立这个,我现在哪有那么多闲钱,还在炒房呢。等将来哪天不想工作、只想躺着数钱了,我就金盆洗手把信托搞了。到时候陪你去全世界跑马拉松、玩摄影呗。一年五十万刀,够我们俩花了。”

上周五周星原回来的夜里,俩人的私语间方荼提过一句:趁他上学这几年自己多赚点钱、将来一起环游世界。周星原以为那只是床上的情话而已,没想到方荼是真的在做了。“哥哥,你什么时候研究的这些?”

“别管了你这个逆子。”方荼哈欠连天,已经闭上了眼睛。“总之你做策划案的时候要记得,公司是我们资产的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税务方面不懂的多问问Nancy,我们的目标不是把公司做大做强,是用公司的性质合理避税,把钱攒出来投资。躺平领钱无中生有才是我们的目标。”

他这个躺平不动一年就有五十万刀的饼画得,令只有七万六资产的周星原激动不已,两眼崇拜放光:“嗯!哥哥你休息吧,我会开得很稳的。”

回到家,方荼醒了醒神,岔着腿坐在床垫边上打开自己的火灾逃生包。他摊开给周星原看,让他知道家里究竟有多少资产。最上面的一份就是遗嘱:方荼的见证人是戴律,遗嘱执行人是徐安之。他留了两个公寓给徐安之,其他后面长达两页A4纸的条目都是给周星原的。

不仅是遗嘱,方荼还有两份各一百万的寿险保单,去年分手后买的,受益人也是周星原。他不甚在意地把保险合同整沓翻过去,随口说:“寿险买完超过一年,自杀也可以理赔。”

周星原跨过地上摆开的土地转让文件,抱住他扑在床上,死死缠紧。方荼自己可能不觉得如何,但听在周星原耳朵里,这句话就像当初方荼说“枪在加拿大唯一合法的用途是自杀”一样:如果不是考虑过自杀,没有人买保险时关心自杀如何理赔。这两个字始终都在方荼的潜意识里,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哥哥,我们会一起都好好活着的,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去,有很多五十万要花的。”

方荼给他逗乐:“嗯。”谁拥有这么可爱的男孩,不想长长久久看他长大越来越好,多给他花钱看他开心?得了,明天去Costco记得补货吧,家里剩的套早都过期了。

——

年驿三十多才被方荼灌输的这些事,方荼自己是二十多就为周星原都规划好了,保险趁年轻买还便宜点……所以说谈年下要趁早:p